在现代 C++ 多线程编程中,锁机制是确保线程安全访问共享资源的关键手段。C++ 标准库为开发者提供了多种锁管理工具,其中最常用的是 std::lock_guardstd::unique_lock。这两个类都用于管理互斥锁(std::mutex),以确保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同步访问,但它们在使用场景和灵活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。


一、什么是 std::lock_guard

std::lock_guard 是 C++ 标准库中的一个轻量级工具,用于在一个作用域中管理互斥锁的生命周期。它在构造时自动锁定互斥锁,在销毁时自动解锁。这个工具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简洁性和自动化管理,使得锁定和解锁的过程更加安全,避免了常见的手动锁管理错误。

1.1 std::lock_guard 的基本用法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mutex>

std::mutex mtx;

void safe_increment(int& counter) {
    std::lock_guard<std::mutex> lock(mtx);  // 自动锁定互斥锁
    ++counter;  // 安全访问共享资源
}  // 作用域结束时自动解锁

int main() {
    int counter = 0;
    safe_increment(counter);
    std::cout << "Counter: " << counter << std::endl;
    return 0;
}

在这个例子中,std::lock_guard 确保了在函数结束时,无论是正常退出还是因为异常提前退出,互斥锁都能够自动解锁。这种方式减少了手动管理锁的复杂性,确保线程安全。

1.2 std::lock_guard 的主要特点

  • 简单高效:一旦创建,锁定和解锁是自动化的,使用非常方便。
  • 不可移动、不可复制:它的生命周期严格绑定到作用域,不能被移动或复制。
  • 无手动解锁功能:一旦创建后,std::lock_guard 将一直持有锁,直到作用域结束时自动释放。

二、什么是 std::unique_lock

std::unique_lock 是 C++ 标准库中更灵活的锁管理器,提供了对互斥锁的手动控制,包括延迟锁定、手动解锁和重新锁定的功能。与 std::lock_guard 相比,std::unique_lock 的灵活性使得它能够应对更复杂的线程同步场景,特别是在与条件变量(std::condition_variable)一起使用时。

2.1 std::unique_lock 的基本用法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mutex>

std::mutex mtx;

void safe_increment(int& counter) {
    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mtx);  // 锁定互斥锁
    ++counter;  // 安全访问共享资源
    lock.unlock();  // 手动解锁
    // 进行非线程安全的操作
    lock.lock();  // 重新锁定
    ++counter;  // 再次线程安全地访问共享资源
}

int main() {
    int counter = 0;
    safe_increment(counter);
    std::cout << "Counter: " << counter << std::endl;
    return 0;
}

在这个示例中,std::unique_lock 提供了手动解锁和重新锁定的功能,使得开发者可以灵活地控制锁的持有时间和范围。这在处理复杂同步逻辑时非常有用。

2.2 std::unique_lock 的主要特点

  • 延迟锁定:可以在构造时选择不锁定互斥锁,后续手动锁定。
  • 手动解锁:提供了 unlock() 方法,可以在需要时手动释放锁。
  • 重新锁定:可以通过 lock() 方法在需要时重新获得锁。
  • 可移动std::unique_lock 支持移动语义,允许在不同的作用域之间传递或存储在容器中。

三、std::lock_guardstd::unique_lock 的区别

尽管 std::lock_guardstd::unique_lock 都是用于管理互斥锁的工具,但它们在灵活性和功能上有很大不同:

特性 std::lock_guard std::unique_lock
锁定时机 构造时立即锁定 可延迟锁定
解锁方式 作用域结束时自动解锁 可手动解锁,也可在作用域结束时解锁
可移动性 不可移动 可移动
灵活性 简单,不灵活 更灵活,支持手动锁定和解锁
适用条件变量 不支持 支持,与条件变量一起使用

四、为什么条件变量需要 std::unique_lock

条件变量(std::condition_variable)是多线程编程中的一种常见同步机制,用于让线程在等待某个条件时进入等待状态,并在条件满足时继续执行。为了正确使用条件变量,需要能暂时释放互斥锁,以便其他线程能够修改条件。因此,必须使用 std::unique_lock 而不能使用 std::lock_guard,原因如下:

  1. 条件变量需要释放锁:在调用 wait() 时,条件变量会临时释放锁以允许其他线程获取互斥锁并改变条件。std::lock_guard 无法手动释放锁,因此无法与条件变量一起使用,而 std::unique_lock 提供了这种灵活性。

  2. 复杂的同步逻辑:条件变量通常用于实现复杂的线程同步逻辑,std::unique_lock 的手动锁定、解锁功能使得它可以应对这些复杂场景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thread>
#include <mutex>
#include <condition_variable>

std::mutex mtx;
std::condition_variable cv;
bool ready = false;

void worker_thread() {
    std::unique_lock<std::mutex> lock(mtx);  // 使用 unique_lock 锁定互斥锁
    cv.wait(lock, []{ return ready; });  // 等待条件变量,自动释放并重新获得锁
    std::cout << "Worker thread is processing data" << std::endl;
}

void set_ready() {
    std::this_thread::sleep_for(std::chrono::seconds(1));  // 模拟一些工作
    {
        std::lock_guard<std::mutex> lock(mtx);  // 使用 lock_guard 简单保护
        ready = true;
    }
    cv.notify_one();  // 通知等待中的线程
}

int main() {
    std::thread t1(worker_thread);
    std::thread t2(set_ready);

    t1.join();
    t2.join();

    return 0;
}

在这个例子中,worker_thread 使用 std::unique_lock 与条件变量一起工作。当 cv.wait() 被调用时,它会释放锁并等待条件变量的通知。set_ready 线程通过 notify_one() 通知条件变量,唤醒等待中的线程。


五、总结

  • std::lock_guard 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式来管理互斥锁,适合用于简单的锁定场景。它的生命周期严格绑定到作用域,使用非常安全,但不适合处理需要手动控制锁的复杂场景。

  • std::unique_lock 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,允许开发者手动锁定和解锁互斥锁,适合于复杂的多线程场景,特别是在需要条件变量时使用。